系统公告

2016-04-02曹操家族DNA确定,操姓与曹家无关

来源: 天天新报 作者:俞海燕
 

    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已百分之百确定曹操家族DNA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 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的复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昨天在沪发布了上述关于曹操家族DNA 究最新成果,这一结论还将使多个历史谜团得到答案。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来寻找答案,计划通过现代人的基因反推历史著名人物的基因。

   要把曹操后人与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的DNA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人类学家李辉利用可靠的样本,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了解曹姓来源于多 少个祖先。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人。专家组在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 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同时,历史学家韩升教授则通过对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民间家谱等各种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后代可能的线索。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合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 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研究中,课题组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有误;民 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经过基因验证这两姓氏间没有明确的遗传关系。研究还表明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也不准确。

  尽管根据现代曹姓后人的基因,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但研究并未结束。2011年初,韩升、李辉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在库房内找到两颗牙齿,它们均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墓“元宝坑一号墓”中出土的。

   结合曹氏宗族墓考古挖掘领队李灿和现场挖掘人的口述和“元宝坑一号墓”墓室内中央位置的墓砖铭文“河间明府”,最终确定两颗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课题组带回一颗保存较好的牙齿回到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开展古DNA测试。经测试,确定该牙齿中的古DNAY染色体类型就是 O2*-M268。由此,课题组最终100%确定曹操家族DNA

  目前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专家解析

  曹姓被迫改操姓说法被否

  南京附近的一个村庄,整村人都姓“操”,村民主动联系课题组说他们是曹操的后人,因为受政治迫害所以改姓为“操”。

  韩昇说,这是一个人类学的问题,通过口述方法和各个方面的研究不能得到确证。“我们也把他们纳入进来,做全体基因的采样分析,发现它跟曹家没有关系。”

  破译成功有必然性

   李辉说,此次成功破译曹操家族DNA有必然性,因为Y染色体的传代方式是稳定的,“我们在全世界的人群里研究谱系,所有人两两之间的关系都能搞清楚”。 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幸运因素。课题组在选择曹操家系的时候是有考量的,因曹操是帝王家系,所以其家谱记载较全;由于历史争议性,所以假冒曹操的人不多; 曹操宗族墓的墓葬保存条件非常好,材料丰富。李辉笑称, 如果研究对象换成诸葛亮家系,就要难得多。

  历史人类新学科有望诞生

  此次复旦大学课题组对曹操后代的追寻,首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对历史研究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比找到谁是曹操后代意义更大。

  “史学研究的终点往往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起点,生命科学研究的结果又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据。”韩昇说,在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一门由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参与的历史人类学新学科有望产生。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