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6-02-06家谱解决始兴县“瓦子街”移民现象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外迁乡亲根据他们的家谱记载,或者上祖口口相传的遗言,纷纷来人、来电、来函,要始兴有关方面帮助他们寻找祖居地——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 子乡,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却被遗忘了。查遍始兴现存史书,包括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同治年间、民国丘荷公主编和1993年新编的六部《始兴县志》 和始兴地名办于1980年编的《始兴县地名录》,均找不到“瓦子街”等相关地名的记载,而要求寻找者都言之凿凿。

 

    1998年前后,广东韶关始兴县一位曾任副县长的刘姓退休干部等一行四人,来始兴找到始兴《刘氏家谱》主编刘文汉,说他们祖传的家谱记载,上祖是从始兴的 瓦子街搬去的,住家附近有棵大榕树。刘文汉还回忆说,在1987年间,从广东韶关和广西来的张姓、陈姓、冯姓乡亲,要他帮助寻找瓦子街,都说是根据家谱记 载,上祖是从始兴瓦子街搬去的。

 

    广东清远的一位蓝姓乡亲,随带手抄本的《蓝氏家谱》来始兴寻找“瓦子巷”。他找到始兴蓝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县政协常委蓝赞玉,翻开家谱求助。谱载:“始祖千十一郎由闽始兴瓦子巷迁去……”。

 

    广东南雄《龚氏家谱》记载,宋代,龚夔原住始兴瓦子街,因赴英德吊父丧,无力归闽而居南雄居仁街。

 

    四川仪陇县档案馆藏《朱德家谱》作了这样的记载,仪陇县朱氏,于明代由始兴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迁往广东韶关乳源县开基,清乾隆四十五年,朱德元帅的上祖从乳源迁往广安州龙台寺李家岩,不久再迁仪陇县马鞍场。朱德元帅是仪陇朱氏的第八代。

 

    客家学研究的奠基人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引用了始兴县卢煌等修的《范阳卢氏五修家谱》的史料,使我们知道了始兴还存在“瓦子乡”。《范阳卢氏五 修家谱》载:“益公(延昌八世孙)与县伊公(孟坚八世孙)筮出闽省,令莆田,考满次永定属始兴大塘垇瓦子乡而居”。

 

    广东省翁源县的姓氏家谱,提出了更多有关始兴瓦子街、瓦子巷的信息。翁源黄塘《黄氏家谱》记载,一百二十一世黄道,生三子,长子黄淮的曾孙志德,名谷山, 住始兴瓦子巷。其长子黄仁携谷山骸骨迁广东翁源县黄塘。翁源新江镇郭从仕根据家谱资料,写了《始兴瓦子街今何在?》一文,寄给始兴郭氏研究会,要求乡亲协 助寻找祖居地。文中说:新江镇荷坪《郭氏家谱》记载:“郭氏原系福建汀州府始兴来苏里第一图官籍,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因本处地方扰攘,有一世 祖千九郎同兄千七郎、千八郎兄弟三人来翁……”。世代口口相传来自瓦子街(巷)。又说,在王姓亲戚处作客,发现翁源《王氏宗谱》载:“王姓始祖于明正统三 年自福建始兴县紫金山下瓦子街珠玑巷迁出,后徙翁源”。郭文还说,在粤北的翁源县,李、王、张、郭、钟等姓聚居地老人,都说他们的老祖宗来自始兴瓦子街 (有的说瓦子巷)。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的《翁源县志》收有姓氏源流,从“翁源县部分姓氏源流考略表”(社表22)中有如下记载:这份表共列从始兴迁去的有 11个姓氏,其中有吴、黄、张、王、杨、温、丘、林等8个姓氏,明确记载迁出地点是始兴瓦子街、瓦子巷或瓦子堡。

 

    笔者早年收到一份由中华丘氏联谊总会主编的《中华丘氏家谱研究总会会刊》(第三期),载有二份“寻根觅宗协查表”。表中,居住在广东省乳源县宋田村、庙背村、大塘村、新塘村、濂江市下六环和广西省陆川覃村6处的丘姓乡亲,均言上祖来自始兴瓦子街、瓦子巷。

 

    据笔者手头资料,从始兴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为叙述方便,以下统称瓦子街)迁出的姓氏,计有王、冯、卢、丘、汤、刘、朱、沈、李、 杨、吴、何、张、陈、郑、林、周、罗、钟、郭、梁、黄、龚、温、彭、傅、蓝等到27个姓氏。在一个县的一个地方,有这么多姓氏外迁,是令人感到惊奇的。这 是始兴乃至整个客家民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罕见现象,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我们把这一现象,姑且称为始兴“瓦子街”移民现象。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