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6-02-02复原重修 家谱代代延续

来源: 山西晚报网 作者:李雅丽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对历史的重视,是华夏民族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史学之发达冠于世界各国。史志向来官修不提,唐宋以前,家谱也非等闲人家可以拥有,在门阀制度下,那是区别于高低贵贱的重要凭证,也是仕宦婚姻的依据,修谱的权力被官方所控制,一直到宋以后,门阀消亡,民间私家修谱的风气播散开来,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传统。

    相比于史、志的煌煌赫赫,家谱这种一姓一族的历史,也许普通而又平淡,让族外人看,或许提不起一点儿兴趣,但就在这种简简单单甚至像流水账一般的叙述中,鲜活的民间图景就此展开,让今天的人还能够藉此遥想祖先的生活。史不绝,则国存;谱有续,则家传。

    但是,没有官方的参与,零散于各个家族中的家谱,续修和保存都非常困难,若是时局动荡,逢到天灾或战乱,百姓四散离乱,生命和生计尚且难以维持,怎么会去操心家谱的事情。“文革”浩劫中,家谱更被视为陈腐的“四旧”,被当作落后的宗法权力的象征,往往被付之一炬,许多家族的历史因此消散在青烟中。

    大兴乃至北京周边上百山西移民村落,从地名以及世代流传的传说,是可以确定那段历史真实存在并非杜撰的。但是,大量的细节——来自山西何县何村、兄弟几人、家乡所剩为谁——已经散失在六百年的历史沧桑中,正史自然不会关注这些,然而但凡家谱,这些却都是首先要记载的东西。可以说,家谱的散失,正是当代研究移民史最大的一个障碍。

祖宗单子上的世系表

    连续找了几个村子,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没有,‘文革’时烧了”,“小时候还听说过,现在也不知道谁家有这个东西”。幸好,正月十五,采育镇三个村子闹红火,组织了秧歌队在镇政府表演,镇政府工作人员询问带队的支书和妇女主任,康营村妇女主任刘玉霞说,她见过,在她堂婶家就有一个。兴冲冲赶过去,却发现那只是一张记录了祖先姓名的硬纸,用钢笔填写,显见并不久远。

    而且,这东西其实应该叫“祖宗单子”,作用仅仅是逢节叩拜,相当于列祖列宗牌位的一个简易压缩版,比上家谱,作用要少很多。我们在青云店镇解州营找到了个比这个更全的东西。

    解州营村村主任郭景学说,解州营917口人,410人都姓郭,郭是个大户。祖宗单子在族人郭福堂手里了。若论起辈分排行,郭景学管郭福堂叫叔。“我们郭姓以前一代一代都有字辈排行呢,兴、福、景、殿、健,再往下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前四个字儿排得最多,都挺规矩,从健字开始乱了,不随了。”郭景学有些小遗憾。

    郭福堂点点头,“一大家子,人太多,名儿不好起了。你看这上,名字都还没乱呢。”他一边说,一边把搁在旁边的纸卷儿拿了起来。卷成纸筒是为了方便保存、携带,可年深日久,那卷轴的边边角角已经有多处破损。我们急忙把桌上简单清理了一下,细心擦掉茶渍,腾开一个空地。

    见我们这么谨慎,郭福堂的动作也变得轻柔起来,慢慢展开纸卷———约80厘米宽,长约一米,颜色、质地都有点类似牛皮纸,但摸上去比牛皮纸略薄,有些韧性,可能是年代久远了的缘故。

    卷轴的最上方写着八个大字,从右往左念是:“名序祀念,家谱览表”。下一行写着“慎终追远”,然后是“郭氏门中三代宗亲之位”,从下往上数,一共排了六代,左边是母辈,右边是父辈。从祖宗单子上的名字排行可以看出,郭家的名字排序是“从、守、文、永、兴”,加上现有的“福、景、殿、健”,基本可以知道九代人的名字排行。

    跟郭福堂一起来的有个中年人,叫郭殿江,听名字知道是这三个人里辈分最小的。他小时候听老人们讲了不少关于老郭家的事儿,“听上岁数的人说,原先从山西解州老家过来的时候,是姓郭的哥儿俩,叫什么名字不清楚。又说,在山西那边郭姓也是大姓,有家谱,‘殿’字辈的还能查着呢!”

复原的老谱最多上溯十几代

    近些年,国家安定,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也越来越显示出来。找到自己的根儿,明白自己从哪儿来,让心灵有个寄托,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青云店镇大同营村的姚风志,给我们拿出来他父亲在族中老人回忆下复原的家谱———虽然简单,但却是真正的家谱,这上面有家谱除世系表外的另一个重要元素,阴宅图。可惜姚家老坟早就迁出,不复存在。

    姚姓是村中大姓,300多户,800多人。姚风志指着家谱说,姚家从姚天祥迁来此处,五代单传,从第六代开始才人丁兴旺的,现在村里生活着从第十代万字辈到第十五代玉字辈,他是第十二代风字辈。

    姚风志疑惑地说,不过,姚家到底从哪儿迁来,有两种说法,山西运城或山东郓城,年长日久,也不可考证了。我们说,姚姓是舜帝后人,舜帝故乡在运城,很有可能从运城迁来。

    长子营镇白庙村也是这种情况。村里面的贾姓族谱早毁,支书贾士星的父亲从老家谱上抄了一部分,泛黄的毛边纸上记录下贾家11代人。这本家谱是在“文革”即将结束时,贾士星的父亲从老家谱上抄下来的。

    贾家80岁的贾朝恩说,家谱是从明朝移民过来后,从移民第二代立的。他同时讲到些修谱的规矩,比如老大是没有单独立祖权的,要跟着祖宗的家谱往下续,而且还有一条规矩叫“绝弟不绝兄”,保证长房的传承。

    同镇沁水营村也有这样的规矩,因家族中的长子地位非常重要,如果老大家没有孩子,是可以把兄弟的孩子过继过来的,如果兄弟不愿意过继,老大可以给兄弟另娶一房媳妇,生下孩子归老大。这种规矩的存在,显见移民经过颠沛流离,见惯生离死别后,更加注重血脉延续。

新修族谱要给每户人家写历史

    沁水营村现在也正在修谱。本来修谱就是个劳心劳力的事儿,但沁水营的工程更为浩大。他们要给全村31姓一起修谱。

    沁水营村明初移民经考证为1618户,目前已知是14姓,加上后来陆续迁移过来的,共31姓。去年3月,村里每户人家都接到过一张表,内容是要填写自己以及家庭成员,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尽量往上追溯自己家的历史。

    这事儿是两个老支书张贺才和冯学文张罗的。为了给村里人编族谱,张贺才和冯学文研究了家谱编修指南,翻阅了唐代编著的《元和姓纂》、宋代的《二十四略通志》,并且把解放后村里的各个时期的户籍资料都搜集来。张贺才他们已经把这31个姓的姓氏起源部分都写好了,并且分了四部分内容,有寻踪探源、繁衍变迁、郡望堂号、名人荟萃,在信纸上写出了厚厚的两叠。

    张贺才和冯学文正在编辑整理的是村里各家的世系录,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以前各家的家谱都在“文革”和破四旧时毁掉了,大家能追到的大多数只有三五代人。张贺才和冯学文就找村里年龄大的人一家一家问,帮着大家尽力往上追。

    在这次编写家谱中,张贺才说,过去女儿是不上家谱的,时代不同了,有的都独生子女,这样这次编写家谱时,女性也上家谱,族中妻女同时入谱。

    张贺才说,这本家谱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完成,全村整个出一本,给每家发一本。费用都是村里支付,不会跟大家收钱。“怕明儿一搬迁,住进楼去,好几个村住到一块儿,‘沁水营’这名儿就没了。”张贺才说,村里人的关系都不错,也怕这个。“大家在一起都这么老辈儿了,600年,不容易。”

村落档案

大回城与东回城

    唐置沃州,领滨海县,万岁通天元年(696)侨治于此处,名回城。后城废,渐成村落。明初由山西移民于此处,村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大、小回城二村。1981年,小回城更名为东回城。

霍州营

    明初由山西省霍州县移民至此成村,故称霍州营,曾名高营、梁营。

于家务

    明初从山西省移民成村。相传村内曾建有姜太公庙,庙里竖一根鱼竿,以祝福村民年年有余()、幸福。村民称太公庙为鱼府,后谐音为于务,清光绪年间名于家务。

荆家务

    明初由山西移民建村,因附近荆棘丛生,村民多以荆编为业,故名荆家务。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