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图和上图两处馆藏就有400余种名人家谱,涉及经学、史学、文学、方志学各门学科,以及藏书、教育、艺术、政治、军事、医药等各个领域。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收藏的1915年《居住朝鲜孔氏族人世系草稿》
国图所藏清孔尚任修纂的《孔子世家谱》,右下角印有梁启超阴文方章
名人谱,当首推“天下第一谱”《孔子世家谱》。在有关孔子的谱系中,由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等于1937纂修的铅印本《孔子世家谱》最为完整。据此可知,孔子裔孙多次出现单传情况,自孔子而下就连续七世子孙单出,自九世起孔氏人口方逐渐增多。谱内收录散处全国的孔氏裔孙共182支。全谱154册,体例精严、剪裁得当,系目前国内馆藏册数最多的线装家谱。在国图方志馆,记者见到了一本更为稀有的孔子家谱——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纂修的《孔子世家谱》。该谱文字为朱红色活字印刷,异常精美。曾任京师图书馆馆长的梁启超收藏过该谱,在第一卷开头右下角,赫然印有梁启超阴文方印。国家图书馆方志馆负责人说,戏剧家孔尚任既是谱中人物,又是家谱编辑者,此谱又曾为名人所收藏,是存世家谱中的珍品。
李鸿章家谱《合肥李氏宗谱》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的地位举足轻重。李国松纂修的《合肥李氏宗谱》讲述了李鸿章的一些轶事。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订问题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脸。第二年6月13日,李赴德国访问,在德国医生的建议下,李前往医院使用问世仅7个月的伦琴射线(X光)检查伤口。当他亲眼看到X光片上显现出子弹以何种姿势嵌入其头骨时(李遇刺后因手术风险高而没有取出子弹),李鸿章对此大感兴趣,并为这种技术取名“照骨术”。李鸿章也成为第一位照X光的中国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顾燕说,《合肥李氏宗谱》内名人翰墨众多,书法家谭泽闿题写书名,叙世系自慎所起,无牵强附会现象,诗赋文章已收入专集,也不重复抄录。文字详赡,事可征信,多涉晚清重大史事。对于治中国近代史者,这本家谱颇具参考价值。
国图方志馆收藏的鲁迅家谱《越城周氏支谱》封面
在国图方志馆,工作人员从库中小心翼翼地取出6本线装小册子,封面印有“越城周氏支谱”,这是记者要查询的鲁迅家谱。从泛黄的封面上可以看到,这套家谱编号为20,清代周以均撰、周锡嘉编订,清光绪三年(1877年)宁寿堂木活字本。由于该谱修于鲁迅出生前,故谱中仅载有鲁迅、周作人的父亲周凤仪。工作人员介绍,该家谱当时仅印20部,由周氏子孙收藏,分礼、乐、射、御、书、数6集,述周氏渊源、世系、世表、家传等,考据精当,史料可靠。该家谱书套上有周作人“越城周氏支谱,14世作人谨藏,民国廿七年壬月六日题签”。书中“樟寿”“树人”(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为其弟周作人手写添加。据悉,《越城周氏支谱》目前共发现3部,另两部分别藏于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
文征明家谱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二拍”作者凌濛初家谱湖州《凌氏宗谱》、实业家张謇家谱《南通张氏常乐支谱》、建筑学家贝聿铭家谱《吴中贝氏家谱》……各种印本的名人家谱,不胜枚举。顾燕说,这些家谱载有名人不见于其他文献的生平资料,可补正史、方志之不逮,且家谱中大量的其他记载,提供了其生活背景、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诸多史实,其价值不言而喻。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