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10-02台湾百家姓寻根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1953年与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会曾经做了一次有关姓氏的调查,结果表明,繁衍于台湾岛上的中华姓氏,共有737个。实际上,这次调查并不全面,因为桃园、云林、台东、高雄等4县尚未调查到,所以,远不止这些。这737姓共有828804户,其中,具有500户以上的姓氏共有100个,我们称其为“台湾百家大姓”。经逐一考证,这些姓氏的来历及起源地概况如下:

 

  1陈:周朝妫姓陈国,于公元前479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淮阳,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3%,是中国第5大姓;在台湾为第一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11%强。

 

  2林:有三支,均出自河南,一支因比干之子出生于“长林石室”而得林姓,一支系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以祖辈名字为氏,一支系鲜卑族丘林氏所改,分别出自淇县、洛阳、洛阳,是中国第16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8%;在台湾为第二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8%强。

 

  3黄:周朝黄子国,于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潢川,是中国第8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3%;在台湾为第三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6%强。

 

  4张:黄帝之孙挥因发明弓箭而得姓张,出自河南濮阳,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07%,是中国第三大姓;在台湾为第4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5%强。

 

  5李:商末人理利贞在逃难中因食“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保全了性命而改为李姓,出自河南鹿邑,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在台湾为第5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4%强。

 

  6王:源头较多,大都是以爵为氏,最早和最主要的一支分别出自河南卫辉、洛阳,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1%,是中国第二大姓;在台湾为第6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4%弱。

 

  7吴:最早的吴姓人物是颛顼时的吴权,出自河南濮阳;还是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江苏苏州;吴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05%,是中国第十大姓,在台湾为第7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4%弱。

 

  8蔡:周朝蔡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上蔡、新蔡和安徽凤台,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是中国第44大姓;在台湾为第8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3%弱。

 

  9刘:是中国第4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有多个源头,其中最早的一支为祁姓之刘,系以名为氏,出自河南鲁山;源于姬姓之刘,系以邑为氏,出自河南偃师;还有一支系鲜卑族独孤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在台湾为第9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3%弱。

 

  10杨:源于姬姓,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系以邑为氏,均出自山西洪洞;在台湾为第10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3%弱。

 

  11许:有两支,一支是上古高士许由之后,出自河南登封,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许昌、鲁山。

 

  12郑: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新郑、开封。

 

  13谢: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唐河,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河南南阳。

 

  14郭:最早的一支出自河南登封,系住在外城的人以居处为姓氏形成的;还有两支源于北虢和西虢,系以国为氏,分别出自河南陕县和陕西宝鸡,后声转为郭氏。

 

  15赖:周朝赖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息县。

 

  16曾:周朝鄫国,为莒所灭,太子巫逃到鲁国(都今山东曲阜),做了官,以国为氏并去掉邑字,成为曾氏。

 

  17洪:系共氏避仇在左边加水改成,有两支,一支是炎帝后裔共工的后代,出自北京一带,一支是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的后代,出自河南辉县。

 

  18邱:原为丘氏,系以地名为氏,一支出自山东临淄,一支出自河南淮阳,后因避孔丘名讳,改为邱氏。

 

  19周:主要有三支,均出自河南:周平王之子姬烈被封于汝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其后以周为氏;周朝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被废为庶人百姓,迁至惮狐(今汝州),也被称为周家,因以为氏;北魏皇族普氏,于孝文帝时在洛阳改为周氏。

 

  20叶:春秋时,楚国沈诸梁被封于叶,其子孙以封邑为氏,出自河南叶县。

 

  21廖:以国为氏,有两支,分别出自河南的唐河和固始。

 

  22徐: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商朝,出自河南安阳、淇县;还有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江苏泗洪。

 

  23庄:以祖辈谥号为姓氏,系宋庄公和楚庄王的后代,分别出自河南商丘和湖北江陵。

 

  24苏: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温县。

 

  25江: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正阳。

 

  26何:有两支,一支系韩氏音讹形成的姓,出自河南信阳一带,一支系北魏贺拔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27萧: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商朝,出自河南安阳、淇县,还有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安徽萧县。

 

  28罗: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湖南湘阴,还有一支系鲜卑族叱罗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29吕:有三支,均出自河南,其中两支系以国为氏,出自南阳、新蔡,一支系鲜卑族叱吕氏所改,出自洛阳。

 

  30高:有三支,一支源于黄帝臣高元,出自河南新郑,一支系以祖字为氏,出自山东长清,一支系鲜卑族是楼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31彭:古代大彭氏国被商高宗武丁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江苏徐州。

 

  32朱:周朝邾国被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去邑为朱氏,出自山东邹县。

 

  33詹:一支系周宣王支子被赐姓詹,出自陕西西安;一支系楚国詹尹(古占筮之官)的后代,以官为氏,出自湖北江陵。

 

  34胡:有三支:一支系周朝陈国胡公满的后代,以谥为氏,出自河南淮阳;另两支均系以国为氏,分别出自河南郾城和安徽阜阳。

 

  35简:有三支:一支系东周大夫简师父之后,出自河南洛阳;一支系春秋时晋国大夫狐鞠居(死后谥“简”)之后,以谥为氏,出自山西;一支系周朝鲁国简叔之后,出自山东曲阜。

 

  36沈: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平輿;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安徽临泉。

 

  37施:有三支: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湖北恩施;一支系旗工以技艺为氏,出自河南安阳、淇县;一支系以祖字为氏,出自山东曲阜。

 

  38柯:主要有5支:一支系吴国公子柯卢之后,出自江苏苏州;一支系齐太公吕尚之后,出自山东临淄;一支系以地为氏,出自河南新郑;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河南内黄;一支系鲜卑族柯拔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39卢: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山东长清;还有两支出自河南洛阳,是鲜卑族吐伏卢氏和莫芦氏所改。

 

  40余:以祖名为氏,系春秋时秦国大臣由余之后,出自陕西凤翔。

 

  41翁:最早的翁姓系夏后启时的翁难乙,出自河南禹州;还有一支系周昭王之子以食邑为氏,出自浙江定海。

 

  42潘:周朝潘国,被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固始;还有一支系鲜卑族破多罗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43游:郑穆公之子偃,字子游,其孙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新郑。

 

  44魏:一支以邑为氏,出自山西芮城;一支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开封。

 

  45颜:周朝邾武公,名夷父,字颜,子孙以其字为氏,出自山东邹县。

 

  46梁:周朝梁国,被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陕西韩城。

 

  47赵:最早的一支系夏桀臣赵梁之后,出自河南巩义;主要的一支形成于西周,系以封城为氏,出自山西洪洞。

 

  48范:周朝晋国大夫士会,以封邑为氏,出自河南范县。

 

  49方:最早的一支系炎帝裔孙方雷氏之后,以地为氏,出自河南登封;还有一支系周朝大夫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洛阳。

 

  50孙:主要有三支:一支源于西周卫国,系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濮阳;一支源于春秋楚国,也是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淮滨;一支源于春秋齐国,系赐姓,出自山东博兴。

 

  51钟:周朝有“钟师”之官,春秋时以官为氏,出自河南洛阳;还有一支系钟离氏省文而成,出自河南长葛。

 

  52戴:有两支,源于河南东部的两个诸侯国,一支系以谥为氏,出自河南商丘,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民权。

 

  53杜:最早的一支系酿酒鼻祖杜康之后,出自河南新郑;第二支系以国为氏,出自陕西西安;还有一支系鲜卑族独孤浑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54连:主要有三支:一支系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以名为氏,出自山东临淄;一支系以官为氏,系楚国连尹、连敖之官的后代,出自湖北江陵;一支系鲜卑族是连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55宋:周朝子姓宋国于战国时灭亡,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商丘。

 

  56邓:商周时有邓国,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出自河南邓州。

 

  57曹:以国为氏,有两支,一支出自山东邹县,一支出自山东定陶。

 

  58侯:最早的一支系仓颉之后,出自陕西冯翊;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山西翼城;一支为赐姓,出自河南辉县;还有一支系鲜卑族胡古口引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59温: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支,均出自河南温县;还有一支系鲜卑族嗢盆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60傅:商高宗宰相名说,因得于傅岩,被赐姓傅,出自河南安阳。

 

  61蓝:春秋时,楚国蓝县尹亹之后,以官为氏,称为蓝尹氏,后省“尹”为蓝氏,出自湖北荆门;还有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陕西蓝田。

 

  62姜: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以水命姓为姜,后其子孙变易为其它姓氏,其裔孙伯夷,因辅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复被赐予祖姓姜。

 

  63冯:一支是郑国大夫冯简子之后,出自河南新郑;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河南荥阳。

 

  64白:春秋时秦国有名将名丙,字白乙,其后代以其字命氏,即白氏,出自陕西凤翔;还有一支系楚国白公胜的后代,以邑为氏,出自河南息县。

 

  65涂:系涂山氏之后,出自安徽蚌埠西或浙江绍兴西北。

 

  66蒋: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淮滨。

 

  67姚: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即姚姓,出自河南范县濮城南。

 

  68卓:源于战国时的楚国,系以先人的名字为氏,出自湖北江陵。

 

  69唐:以国为氏,有两支,分别出自河南方城和湖北随县。

 

  70石:源于春秋时的卫国,系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淇县。

 

  71汤:商朝始祖成汤的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氏,出自河南商丘。

 

  72马: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其子孙因以为氏,后又省“服”为马氏,出自河北邯郸。

 

  73巫:古代以巫术为职业的人,其后以技艺为氏,出自河南新郑、商丘。

 

  74汪:古诸侯汪芒国的子孙以国为氏,后又省“芒”为汪氏,出自浙江武康。

 

  75纪:系以国为氏,出自山东寿光。

 

  76董:一支源于飂叔安之子董父,出自山东定陶或河南临颍;一支源于晋国“董督晋史”之职官,出自山西翼城。

 

  77田:春秋时,陈国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出自山东临淄。

 

  78欧:以地为氏,出自浙江吴兴。

 

  79康:周武王之弟姬封,初被封于康,其子孙以其封地为氏,出自河南禹州。

 

  80邹:一支系以邑为氏,一支系以国为氏,均出自山东邹县。

 

  81尤:一支以水名为姓氏,出自山东平度;一支系五代时福建沈姓人为避闽王王审知的名讳而改成。

 

  82古:周族领袖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之后以其名号为姓氏,出自陕西岐山;还有一支系鲜卑族吐奚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83薛: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江苏邳县;一支系北魏鲜卑族叱干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84严:春秋时,宋庄公、楚庄王的后代以谥为氏,形成庄氏,东汉时因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为严氏,主要出自河南洛阳。

 

  85程: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洛阳;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陕西咸阳。

 

  86龚:系共氏避难加龙改成,而共氏出自河南新郑、辉县及北京、甘肃泾川、山西翼城。

 

  87丁:源于齐国第二代国君丁公吕伋,出自山东临淄。

 

  88童:颛顼之子老童的后代以其名字为氏,出自河南新安。

 

  89黎:商代有两个黎国,分别在今山西黎城和山东郓城,其后代皆以国为氏。

 

  90金:一支系少昊金天氏的后代,出自山东曲阜;一支系皇帝赐姓,出自陕西西安。

 

  91韩:最早的一支出自河南新郑;还有三支,一支系以邑为氏,出自陕西韩城,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新郑,一支系北魏出大汗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92钱:源于彭姓,系以官为氏,出自陕西西安。

 

  93夏: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河南巩义;一支系以祖字为氏,出自河南淮阳。

 

  94袁:源于妫姓,系以祖字为氏,先为爰氏或辕氏,后异写为袁,出自河南洛阳、巩义。

 

  95倪:源于国名,先为郳氏,后避仇改为倪氏,出自河南新郑。

 

  96阮:商代有阮国,亡于周,子孙以国为氏,出自甘肃泾川。

 

  97柳:系以食邑为氏,形成于春秋初期,出自河南濮阳。

 

  98毛:源于西周的两个姬姓毛国,分别出自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

 

  99骆:周代齐国有公子骆,秦有大骆,其后代均以祖名为氏,分别出自山东临淄和甘肃礼县;还有一支系鲜卑族骆拔氏所改,出自河南洛阳。

 

  100邵:原为召氏,战国时因避事加邑为邵,出自河南汝南、安阳。

 

  以上情况表明,台湾100大姓全部起源于大陆,其中,有76姓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以人口而论,前十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51%,也就是说,在台湾所有居民中,姓前十大姓的人,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十大姓中只有杨姓不源于河南,但却与河南有密切关系。杨姓著名的郡望为弘农,而弘农郡的治所在今河南灵宝。陈、林2姓,合起来占台湾总人口的19%强,几乎每5个台湾人中,便有一个人姓陈或姓林,可谓人多势重。“陈林半天下”原是福建地区形容长期以来陈姓与林姓在当地人丁兴旺情形的,后来用在台湾岛上,也恰如其分,难怪有人说台湾的盛况是闽粤地区的延长、台湾是闽粤地区的翻版。而陈、林2姓则是起源于河南,晋代和唐代迁往福建,明清时又迁到台湾的。

 

  还有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台湾的100大姓中,有63姓的族谱里均记载着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63姓,共有670512户,占台湾总户数828804户的80.9%

 

  自从台湾省文献会50年代初期公布台湾有737个姓氏之后,台湾省文献会委员陈绍馨,曾经把台湾人寿保险公司的100余万张劳工保险卡片做了一番整理,结果统计出了900多个不同的姓氏。陈绍馨去世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傅瑞德,继承陈氏遗志,不断调查,不断搜集,大约到70年代末,把台湾的姓氏总数增加到1027个。同一时期,台湾当局于1979年公布,台湾总人口数为1740万口,其中汉族人口为1710万,占台湾总人口数的98%。台湾的汉族,有80%是福建去的河洛人,20%是广东去的客家人,而无论是河洛人还是客家人,他们大多数人的祖根都在河南。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台湾人的祖根在大陆,其中大多数人的祖根在河南;生活在台湾岛上的华夏子孙,大都与河南有着深厚的血缘、地缘、史缘上的关系。他们追本溯源,寻根到福建,曾发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概叹;进一步寻根到河南,赫然发现,原来“一千年前是一家”!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