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9-26重视家谱整体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 作者:王守国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谱牒等,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家谱是联系家族的纽带,宗法是维系家族的纲纪。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家谱涉及历史、人口、经济、民俗、遗传等学科,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因此,对家谱的研究,是当前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方向。

 

    十七大的召开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开创了新篇章,指出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谱的研究,其本质就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当前家谱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家谱的某一方面,强大而系统的家谱研究还不是很多。笔者就当前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略述家谱研究的整体化,以期更多学者去研究开发。

 

1、家谱研究信息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信息化”的增加是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信息化”渐渐渗入各个领域,对于家谱研究也不例外。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现代社会图情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考核专业服务馆员的要素之一。目前,家谱信息化方面,国内已有部分图书馆建立了家谱网站,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展网络服务,成本低,效率高。在对家谱编目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包括姓氏、家谱、世系、郡望、人物、传记、艺文等内容的检索系统。

 

    利用网络,充实虚拟家谱的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形式建设家谱,与已建成的各种正规家谱网站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和网站链接等检索途径,广泛地收集家谱资源网站的网址,进行综合分类、跟踪、下载和开发,建立图书馆的家谱归谱网络导航系统来弥补家谱源物馆藏的不足,同时利用现代化传媒,广泛动员向社会公众宣传家谱对于社会和图书馆的重要性,唤醒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使公众真正地认识到只有将家谱或家谱复印本入藏图书馆,才能保证家谱永久的保存和利用。并且也是对其家谱有利的宣传,利用网络信息或在人口流动密集的地方张贴告示,号召公民积极捐赠,出售家谱或允许图书馆复印其家谱原件,与此同时,发动读者协助调查和搜索家谱。

 

2、家谱研究文化化

 

    从姓氏的角度组织交流活动,逐步建立各姓氏联谊组织,开展族间联谊,凝聚海外联络,以及家谱调查等文化活动,在物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编印姓氏文化图书、画册,制作光盘及优质工艺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姓氏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为宗内和宗族之间的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

 

3、家谱研究理论化

 

    从商国到汉代,家谱的主要作用是祭祀祖先,证明血统,辨别世系,同时,又是权力和财产继承的依据。进入魏晋南北朝的门阀社会后,家谱在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家谱主要用于证明门第、做官、婚姻、嫁娶以及社会交往等,这些都以家谱为依据,由家族文献转而成为一种政治工具。进入隋唐两代,取士多由科举,家谱在选官方面的政治作用削弱了,但在婚姻等方面的作用大大增强,到了宋代以后,取士、婚嫁不看重门第,各社会阶层的成员升降变迁也很频繁,家谱政治作用基本消失,编修家谱成为家族内部的事情,家谱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纂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的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家谱中大量出现家族祖先的善举恩荣和各种家训、家箴,对于传播封建论理、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而,家谱的纂修无论是唐代以前还是宋代以后,往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不同时代的家谱,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都曾发挥过不同的作用。

 

    随着十七大的胜利闭幕,在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注重家谱的理论化研究,有利于利用先前社会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无论对人口史的演变,宗族制度的转换,还是经济发展的过程,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利用当时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记载是研究土地关系史的重要信息源。注重家谱理论化研究,对地方史、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族史等有着极其重要价值。

 

4、家谱研究民族化

 

    据统计,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00万人,华人在世界各地建立社团就有近万个,这些人中尽管有的已改变国籍,但对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却没有改变,“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心有其滴。”。他们有着强烈的思乡愿望,每年都有大量华侨不辞艰辛,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寻根观光。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受延续数千年的家谱影响。家谱研究民族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华人的大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又优秀的民族,一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而传统家谱中的家法族规,则往往是先人们生活于世的第一个启蒙教材。家谱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和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参考文献。中国家谱中有许多内容是有关家风建设的,如家规、家训、乡约以及格言等,家谱中的一些人物传记中也记载了许多言传身教的家族故事。几乎所有的家训都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指导思想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纲领。提倡孝敬父母、人妇和睦、勉励读书、崇尚节俭、勤劳,拒绝淫秽与赌博等,倡导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取向。从亲孝和睦、理家聚财之理到做官任民、经邦齐世之训,统括了人一生的各个方面。还有一些族谱重视对其民族气节、爱国思想加以歌颂和宣扬。

 

    在十七大的正确指导下,随着祖国的进一步开放,海外游子落叶归根,家谱则是为他们愿望的实现提供了保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风格,在许多家族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所以,在当今时代中,重视家谱研究的民族化,有助于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改革开放,为实现祖国统一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5、家谱研究特色化

 

    古往今来,家谱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有的家谱是实物形态的,如结绳家谱,文字出现之后,根据载体和书写方式的不同,保存至今的有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刻家谱、手写家谱、谱单和印刷家谱等多种,从上古以来,历代所修家谱是难以计数的,这其中绝大部分因年代久远,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至今的和新修家谱有3万多种,反映着各地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根据不同形态家谱的历史性、民族性进行特色研究,有利于了解该地域的风俗人情、宗教信养等,不同朝代的家谱有着不同的特色,同一朝代的家谱不同地域也有各自的风采。家谱中蕴藏着大量的地方史料,对家谱的研究特色化,有利于了解该地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作用,能“辨昭,定系世”,能“明贵贱,定婚姻,别选举”等家谱时代特色,无论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家谱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家谱研究特色化,为人们提供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6、家谱研究经济化

 

    在十七大的指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产业也成为新世纪的一项朝阳产业,而对旅游经济的兴起,家谱应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寻根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每个民族都有其渊源,民族寻根就是到民族祖先活动的地方访问探源。如黄帝、炎帝、大禹等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地域都可以开发旅游,追溯到姓氏的源头。现实中存在着一些人类文化遗址、楼阁、碑塔、牌坊、祠庙等景观可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破坏,有的甚至已经不复存在,家谱中记载的关于名胜古迹、建筑工艺、祠堂、牌坊、碑楼、人物事迹等方面的详细内容,则是新旅游景点开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家谱中的艺术氛围可以体现在旅游产品中,旅游产品可以提升旅游项目的品位,对旅游客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家谱本身就可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种,它能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家谱与旅游相结合,将家谱中有关景点部分展览陈列,游人通过欣赏或阅读,可以增加对景点历史的由来、掌故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可以使得景点的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十七大的胜利闭幕,在和谐发展的今天,重视家谱研究价值,在了解家谱本家族历史上的繁衍过程的同时,使得大家对该家谱所在地区的民族来源、人口迁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方经济、宗教制度等进行了体现,这些都是新时代专家学者研究谱碟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