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刘欣然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由人类的活动和意向影响、改造、创造了的存在,是人类的精神、意识、心灵的本质外化和内化的历史运动的结果。①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它不仅直接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形式,而且还参与构建民族的深层心理和价值方式。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的总和。语言是人类各种符号能力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姓名作为用语言和文字表征的一种区别性符号,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姓名既具有随意性符号的特征,也具有象征性符号的特征。对于在具有丰富文化土壤的中国产生的汉语姓名系统来说,姓名符号的象征性非常强,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一、汉语姓名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姓氏的民族之一。自伏羲氏“正姓氏、别婚姻”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姓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姓名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
汉语姓名史上有姓、氏、名、字、号等重要概念,充分显示了汉语姓名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姓的最初产生与图腾崇拜有关。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于是,他们就将这些生物或物体看成是自己部落的祖先、象征和庇护者,这就是图腾。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通过考查指出,北美的易洛魁人的氏族都是以动物命名的。如塞内卡部落的狼氏、熊氏、龟氏等。我国古代典籍也有着相似的记录。从殷商的甲骨文中,可辨出二百多个有图腾意义的族名。这些族名中的很多,后来都演变成了姓。如百家姓中的熊、马、牛、风等。
姓产生于图腾崇拜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每个姓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老祖母传下来的。他们往往具有着一致的信仰,而且还通过姓来区别血缘和婚姻。也就是说,同姓的不通婚,以保证繁衍的质量。这从今天的优生学上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古人很早就已知道这个问题了。
氏与姓在早期是不同的。它起源于父系社会,是由同姓衍生的分支。姓靠共同的血缘来维系,比较稳定,而氏则是后起的,根据社会角色和地位来划分,具有易变性和流动性。古代天子根据出生赐姓,根据封土赐氏就是这种说法。姓是血缘的烙印,所以即便经历久远的历史,姓也不会轻易改变;氏则是阶级的标志,会随着人的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在汉代时,二者统称为姓了。姓与氏不再成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天子与庶民皆有姓。这标志着封建社会旧的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也标志着社会和文明的一种进步。
名字的起源比姓氏要迟得多。它是同一氏族或部落中的成员相互区别的标志,是人的个体意识在文化上的体现。因而它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名字产生后,群体内的个体性更加凸显,它成为驱使群体离散的一种力量。名字加剧了人们之间的私有观念,促使原始社会的消亡、私有社会的产生,推动人类走入文明社会。
虽然据考古资料显示,原始氏族的母系时代也已有了少数的名字,但是多数还都没有与姓氏彻底分离。直到夏代,人们才开始有确定的名字。此后,人们开始能够自由取名,个人称谓开始呈现出缤纷多彩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名字”指的是狭义上的“名”。古人的“名”与“字”是分开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相为表里,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如明朝的唐寅字伯虎,“寅”、“虎”是干支生肖的关系,比较明显;而清代曹寅字子清,“寅”、“清”却取自《书经》里“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这句话,这就比较隐晦。还有的人不只一个字,如前述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等。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二、汉语姓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名中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从汉语复杂的姓名系统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印迹和文化内涵。
1、姓名反映宗族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宗族体系为基础的,非常重视儒家思想提出的光宗耀祖、昌大后裔等思想。所以,在人们的姓名中,自觉不自觉地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宗族观念。如以“光祖”、“显祖”、“承祖”、“延世”等为名字的人就相当多。起名字时,在排行上,有辈份、长次的规定用字。同一辈份用同一个字,或是用有着一定语意联系的字来表达宗族、血缘、长幼的关系。如古人表达同辈长幼次序的伯(孟)、仲、叔、季,东、南、西、北;或是表达同辈关系的同偏旁用字区分,如兄弟间名字使用波、涛、浪、涌,以表同辈。甚至,根据一个人名字,就可大至判断他的出身、长幼等多方面个人情况的信息。其中的很多取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在名字中的体现也是汉语姓名的一大特点。古人认为名字是与生命有着实际的和实质的关联。人有等级之别,那么名字也与地位、等级密切相关了。如避讳就是为了维护封建文化的等级制,在遇到君主或尊者的名字时,不能直接说出,在发现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的相同时,就要用改字或缺笔的办法来避免。例如汉文帝名恒,所以《史记》中恒山改为常山。在对待长辈的名字时也同样如此。现在虽然不像古代那样苛刻,但日常生活中对长辈仍然有一些避讳,孩子不能叫父母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礼貌、没教养等。这固然体现了一种尊敬,但其形成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一等级文化还反映在过去的家谱中,家谱是用来标明辈分的,这反映出宗族忠孝文化影响的深度。
2、姓名反映悠久历史文化
在汉语的姓名中,常见有体现中国古代神话、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的字词。例如明代人罗虞臣、宋代人李舜臣、唐代人刘禹锡等,其名字就是来源于古代部落首领之名。《红楼梦》中与贾宝玉同辈的兄弟取名分别为琏、珍、环、瑞、珠等字,皆从玉旁。据统计,当代人名用字运用频率最高的字中,玉占第二位,珍占第六位,这种命名倾向,来自古代人以玉为重要佩饰的风俗。晋人王羲之,梁人虞羲,其名来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明代人李承箕、金象斗、朱星祚,其名来自古代星象之名。宋代人秦观、明代人孙楼、元代人王维桢、清代人吴平斋、孙殿玲等,其名来自中国古代建筑。唐代人薛仁贵、宋代人韩世忠、李孝标、明代人王守仁、方孝孺等,其名来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干支、五行及儒家伦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名字中的应用这些传统是很常见的。命名取义虽然不是每个名字都与时代的文化特征相吻合,但在总的倾向上,还是能看出一定的文化痕迹。夏商时期帝王多以天干为名,而当时用天干代表太阳,反映了先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到周秦时代,取名仍袭用天干,但有了些变化,便是配合阴阳、五行。后来五行学说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论依据。宋代大理论学家朱熹一家的取名排行就是依据五行的顺序排列。朱熹的父亲名朱松,“松”为木旁,木生火,朱熹的“熹”字是火字底,火生土,朱熹儿子名叫朱塾,是土字底,根据五行土生金,朱熹的孙子名叫朱钜、朱钧、朱鉴等,金生水,朱熹的重孙辈名叫朱渊、朱潜、朱济等。这说明阴阳五行的观念很流行,也说明当时已产生了自然物质的“物”的观念。这种“物”的观念经过唯心主义的改造成为最重要的阴阳学说,五行又与仁、义、礼、智、信联系起成为儒家文化的纲领。于是,人们就把表现这种思想观念的词字命之以名,来标明自己的追求。而今天人们取名字时,仍喜欢使用这些反映传统美德的词语,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3、姓名反映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
人们的名字常常寓有建立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如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字就是其母盼望他长大后能像北宋著名文学家秦少游一样。还有的名字如李慕白、孔宗尼、卫建国等一看就知道它们的寓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福寿双全、平安吉祥、家庭和睦等历来都是他们的企求,所以喜欢用“福”、“寿”、“安”、“祥”、“贵”、“禄”、“财”、“发”等字来取名。姓名还能反映不同的家庭背景,如名字中有牛、狗、崽、囡、妹的,其家庭多半在农村;名字中有招财、富贵、旺发、金、银、福、禄的,其家庭多半不是知识分子阶层;名字为沪生、京生、赣生、济生的,其家庭常常为军队干部阶层,孩子随军降生,以地名为纪念。女孩子的名字,来自农村的多用芳、兰、芬、春、艳、金、妹、花、香等;来自城市的多用英、华、丽、晓、红、露、蔚、韵等。姓名所具有的这一种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人的姓名的时候,就很可能很快就去注意它的这样一种内涵。
4、姓名是社会和文化心理的脉搏
社会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心理的相应改变,特别在急风暴雨般的社会大震荡、大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影响到人名。例如: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期,推翻三大山,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命名时多用“解放”、“建国”、“天明”、“南下”以示纪念;在抗美援朝时期,人名中出现了“抗美”、“援朝”等字眼。“停战”这样的名字,表明人们对这场战争态度,也表明了人们希望和平的愿望;在大跃进期,人们恨不得在几年的时间内实现共产主义,生产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所以就有了“跃进”、“铁汉”、“红花”等名字;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文革”、“要武”、“永红”等;十年浩劫结束,中国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时经济建设是中国的主要任务,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人名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出现了“振华”、“文明”、“建华”等名字。
在一项针对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名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当中,新时期的名字呈现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时代特色:性别决定理想与审美取向、以物言情、以态明志的诗化美、时代标志性的弱化、富贵发达概念的淡化、城乡差别些微、单名字的流行趋势、中性名字的走俏、女子名字男性化微弱。从这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姓名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息息相关性。②
三、姓名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姓名作为一种符号成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播的媒介,具有重要的传播学意义。姓名文化属于文化三大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当中的精神文化。一个时代姓名潮流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便是这个时代姓名文化的实质所在。它同别的精神文化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很虚,但却通过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来促进或约束整个社会时代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虽然对个人来说,取名极具有自由性,但就整个社会来说,姓名的产生和发展却十分稳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汉语姓名体系具有复杂的取名方法、规范得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使国人姓名在很长的时期内会保持其特色,传承着确定的价值观念。比如,中国传统中的姓在名前、子女随父姓一直稳定地传承到今天。因此,姓名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姓名的传播在最初主要是通过口语的方式实现的。在文字出现以后,文字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在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个人的姓名也得以更为广泛快速的传播。因此,姓名的文化传承功能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由最初的部落氏族内部发展到部落之外,甚至于今天也加入了跨文化传播的行列。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姓名文化中可见一斑。对于这一点的研究,已有很多人做出了探索。
在汉语姓名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内容。从姓名文化可以充分反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姓名文化的延续性之强,能保障所携文化的稳定传承。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至少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名人的名字甚至可传千秋万代。个人姓名通过传播,通过心理的暗示,使它的含义、所承载的个人言行意义、精神意义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影响这个人周围的很多人,影响这个人同时代的很多人,影响这个人之后的很多代人。因而,姓名文化的传承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注释:
①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第7页
②陈浩东:《名字:社会和文化心理的脉搏———中国人新时期取名特征剖析》,《社科纵横》,2000,01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