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9-21女性入家谱 孔氏有先例

来源: 河南商报 作者:方毅夫

明朝时,孔氏字辈开始确立

 

    与众多姓氏相比,孔姓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字辈排序是固定的。孔姓人无论身在何处、年龄大小、国别异同,只要报出自己的字辈,别人就能知道其辈分。

 

字辈排行

 

朱元璋赐字,孔氏字辈确立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孔姓委员会副秘书长孔建国说,孔氏辈分不乱,孔姓人走遍天下,只要报出自己的字辈,别人就能知道其辈分。

 

    早在元朝时期,孔氏就出现了字辈排行。据《清稗类钞》记载,元仁宗时期,孔子第五十四世孙孔思晦为确保孔氏的纯洁性,意识到指定字辈的重要性,同辈人名字中多含有同一偏旁的字。

 

    孔氏字辈的正式确立,是在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孔氏8个字供起名用: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后来,孔子第五十六世孙孔希学及第五十七世孙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所以,孔氏字辈中又增加了“希”、“言”二字。

 

    孔建国说,从孔子第五十六世孙孔希学开始,孔氏便严格按照字辈起名。到了清代,为避雍正皇帝胤禛、乾隆皇帝弘历名讳,孔氏字辈中的胤改为衍、弘改成宏。

 

家族显赫

 

孔宪培博学多才,皇帝常到他家串门

 

    孔氏越来越多,10个字辈显然不够用。孔子第六十五世孙孔胤植(也称孔衍植)时,孔氏获得皇帝御赐的10个字,这便是: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其中,孔子第七十二世孙孔宪培博学多才。乾隆皇帝很喜欢他,将女儿嫁给了他,并先后5次到他家“串门”,荣耀非常。

 

    不过,孔宪培英年早逝,以侄子孔庆镕为嗣。孔庆镕年幼,“衍圣公”的大印由孔宪培夫人于氏掌管,但婆婆对此有意见,孔家因此上演了一出“婆媳争权大战”。后来皇帝亲自出面,此事才算平息。

 

    清同治年间,孔子第七十五世孙孔祥珂发现字辈又用完了,经皇帝恩准,孔氏又续了10个字辈: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光绪三十年,德国承建的津浦铁路南段修到了曲阜,准备从孔林西部通过。孔祥珂的儿子孔令贻认为有碍“圣脉”,坚决要求铁路避开孔林,铁路最终改线。

 

改名入谱

 

取名可以随意,但入谱时要改名

 

    孔令贻的另一大贡献,是他为孔氏续了字辈。1919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予以核准,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些字辈可以用到孔子第105世孙,暂时不用发愁。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登记资料显示,孔氏辈分最小的人是“念”字辈,居住在辽宁省。

 

    有意思的是,孔氏的字辈并非只有孔氏用,孟、曾、颜三姓也在用,且顺序完全一样。这往上追溯的话,要追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取名越来越讲究个性化,孔氏也不再严格要求按照字辈取名了。比如,“孔某宇”名字中间的字,可能就不是字辈了。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孔凡松说,他老家在濮阳,有些同宗的人,虽然身份证上的名字不显示字辈,但修家谱时,会另取一个带字辈的名字,这样才能入家谱。

 

重修家谱

 

孔氏重修家谱,首次录入女性

 

    时代的变化,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孔氏的习俗。另一个表现,就是家谱的修订。

 

    孔建国说,《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按照明代传下来的约定,本该是“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自明朝时起只进行过4次大的续修。

 

    2005年,《孔子世家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2009924日,经过10年的续修,新版《孔子世家谱》正式颁谱。

 

    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次修谱首次打破性别、民族、国籍限制,将女性收入谱中,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通婚而入少数民族的亦可入谱,还有流寓海外已入居住国国籍的孔氏也予以收录。

 

    统计显示:新谱中至少包括14个少数民族的后裔、约20万女性以及近5万名港澳台及海外孔子后裔。“孔氏家族向来恪守传统,此次,能打破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中国、对孔氏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建国说。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