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02中国家谱总目档案开发利用问题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家谱档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演变长达数千年,地域遍布全国各地,种类数量相当多。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不少单位、团体和个人十分重视家谱档案的收藏与研究,从中发掘出有用信息并达到繁荣历史文化的目的。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编委会的统计,全国各档案馆、博物馆、收藏的家谱有18589种。这个数字并未将民间收藏的家谱包括在内,还有一些单位虽有收藏家谱档案,但并未上报;有的虽然收藏了,但与实际收藏出入很大。例如,上海图书馆上报数字是562种,但20005月其公布的数字即达11700种近10万册。同时,家谱档案的利用服务也日趋完善。例如,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谱牒部专门设立了家谱档案阅览室,配有缩微胶卷阅读机,定期分批陈列珍藏以供参观,为寻宗溯祖作专题咨询,并提供代查、代编、代复制以及预约阅览原件等服务。此外,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国家谱总目》,经过长达七年的编纂,也将于今年底完成。

 

  虽然我国在家谱档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归属范围不明确。随着家谱档案成为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各级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都收藏家谱。甚至国外的一些家谱学会也收藏中国的家谱档案。面临如此多的收藏单位,老百姓却很彷徨,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哪一家单位去移交或利用相关的家谱档案。

 

    2.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窄。由于客观的原因,我国的家谱档案以记载家族历史的变迁情况为主。而当今公民个人的社会活动比较广泛,加之一些职业变动比较频繁,家谱档案记载当前家族后代的信息略显简单。如果当事人要查阅这些关于自身信息的资料,就不得不再去找其他与之相关的专题档案,例如“知青档案”、“人事档案”等。同时,由于家谱档案植根于中国的宗法社会,特别是建国前的家谱档案带有较浓的封建色彩,家族中的女性一般不写入家谱中,只有在其结婚后,夫家的家谱档案中才有一些简单的记载。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